3月2日18:30,武汉理工大学翻译跨学科研究中心海外讲座教授、英国杜伦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教授、翻译学与语言学博士生导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冰寒博士,应邀为我院作题为“口笔译认知过程研究与国际期刊发表”线上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我院翻译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陈伟教授主持,副院长但海剑教授致欢迎辞,特邀华中农业大学乐动体育官方网站入口院长覃江华教授做点评,校内外近两百名师生在线参加。
但院长在欢迎辞中提到,学院一直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和与海外专家的联系。郑冰寒教授是外语学界非常知名的学者,在聘请郑教授作为海外讲座教授之后,学院的科研氛围愈加浓厚,科研成果逐步显现。期待郑教授未来能继续多支持乐动体育官方网站入口的科研工作。
本场讲座伊始,郑教授先介绍了他所带领的英国杜伦大学TPR团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结合多个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从选题、设计,到论证、产出,再到发表,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许多成功经验。
郑教授强调,做科学研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而且往往要迎难而上。越是有困难、有挑战,就越能体现研究价值。此外,做科研时不可“唯方法论”或者“唯方法先进论”,能解决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而往往最先进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应注重设计合理、方法适当,甚至根据研究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在研究中,郑教授团队做了本研究领域的大量前沿文献综述。郑教授提醒青年学者们注意投稿文章中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审稿人或者编辑往往会先看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来判断这篇论文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郑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审稿和投稿的经验,毫无保留地逐一分享了多个国际知名期刊的用稿倾向、办刊宗旨、投稿要求、格式规范等,为师生们今后向国际期刊投稿指明了方向。同时,郑教授提到,影响因子高的刊物发表周期都比较长,而科研本就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
华中农业大学乐动体育官方网站入口的覃江华院长在点评时提到,郑教授的讲座给在学术研究道路上探索的青年学者们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本场讲座结合典型案例分享了第一手经验,将“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相结合,特别具有启发性。郑教授团队能够做到问题驱动科研、多种方法运用、学科交叉创新、有的放矢投稿,因而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讲座最后,陈伟教授主持提问环节并对讲座进行总结。在提问环节,郑冰寒教授对师生现场提出的问题逐一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陈伟教授在总结发言时提到,郑冰寒教授在本场讲座的前几天就专门用问卷收集了学院师生们特别关切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对设计了本次讲座的内容,而在收到郑教授本场讲座的课件时,已经是英国时间的凌晨两三点了,郑教授专业认真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动。郑教授所做的翻译过程研究,是通过眼动实证研究推测译者思维的发展,呈现的是译者头脑中的思考过程。郑教授的研究使人印象最深刻的在于设计方面,理论、工具、方法、过程、发现、结果都有很好的呈现,也正因此,郑教授团队能够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产生很强的学术影响力。最后,陈教授鼓励青年学者脚踏实地,多阅读国外期刊资源,多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证研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争取发表高水平论文。
本场讲座是我院翻译跨学科研究中心2023年的首场学术讲座,线上师生广泛热烈参与,收获颇丰,为青年学者的新一年学术研究启发了新思路、指引了新方向。
(图文:熊颖 编辑:李春凤 审核:但海剑)